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
一、认识不良“校园贷”
非法借贷机构常通过“无首付、无利息、无抵押”等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在校学生贷款进行超前消费,当学生无力支付贷款及巨额利息时,非法借贷机构常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对其进行催贷。
二、对不良“校园贷”说不
1.树立正确消费观,理性消费。在校大学生应在自身可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切忌跟风、攀比;
2.了解基础金融知识,正规借贷。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如学生在校期间确有合理需求,应谨慎选择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3.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不随意向他人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将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外借他人。当由于个人信息泄露陷入不良“校园贷”中,积极寻求学校及公安部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