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专区

鉴别“以房养老”套路贷骗局,避免“钱房两空”

来源:

近年来,媒体上时常有关于“以房养老”套路贷诈骗案例的报道。非法团伙及个人利用老年人接受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及思维逻辑能力退化的弱点,以“以房养老”为噱头,假借国家相关“以房养老”政策法规,用各种形式的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通过诈骗手段非法侵占老年人房产。

什么是”以房养老“?

正规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拥有房屋完全合法产权的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保险公司)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不法分子所谓的“以房养老”风险极高,且暗藏陷阱。不法分子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打着“以房养老”、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这种“抵押-借贷-理财”方式操作流程多、参与主体乱、投资风险高,本就不符合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且所谓“理财产品”很可能是虚假的,借来的钱最终还是到了非法机构口袋。

如何识破”以房养老“骗局?

  • 谨防诱惑:套路贷下的借款合同通常会约定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利息。另外也可以从非法集资、套路贷的角度来看,对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高收益的养老投资项目,老年人更应该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 查验资质: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及公司资质,是否具有国家允许的合法合规“以房养老”业务。建议有购买需求的老年人向当地的监管部门核实。

  • 辨明合同:办理正规的“以房养老”业务,不会出现借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的所有权始终归老人所有,保险公司只有抵押权,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方可处置房屋。

恒安标准人寿在此提示您 

一、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二、谨记选择正规机构

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三、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

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四、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